#8 面对叛逆期的孩子怎么办

        首先,我们必须先了解为什么孩子要叛逆?因为大多数的孩子都渴望被大人的世界认同,渴望通过叛逆的行为来向世界昭示自己已经长大了,再也不是父母眼里的小孩子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身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叛逆就像一颗等待萌生的种子,在孩子的身体深处蠢蠢欲动。这时候的家长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去支持、肯定、相信孩子,用“人性本善”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孩子。一般人都承认孩子的叛逆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就好像毛毛虫不经过破茧而出,就无法变成美丽的蝴蝶。然而,对待自己孩子的叛逆,家长们大多不能像对待毛毛虫那样宽容:能够同情他的挣扎,期待他的成长。         家长们反而觉得万分苦恼,深怕这种叛逆,不只是打破大人惯有的权威,更打破承认世界既有的次序,于是就有了“面对叛逆期得怎么办?”的问题。         其实所有的叛逆都来自对束缚和限制的防抗。孩子所面对的,除了他本身就有的生理与心理的束缚外,还有周围大人所刻意营建的各种限制。   叛逆期分为三个阶段,即: 第一阶段、2-3岁时,孩子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 第二阶段、6-8岁时,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 第三阶段、12-18岁时,是人生第三个叛逆阶段,也是大家最常见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如果三个叛逆期一定要排个名次,那么青春期的叛逆,无疑是最令家长头疼的。   孩子叛逆的心理原因 第一、我已经长大了,我能行         一般在孩子2-3岁时就会出现第一阶段的叛逆期。当孩子能够熟悉地运用“我”这个词汇时,家长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萌生,独立意识也在迅速发展。经常说“不”,是孩子希望自己能够影响周围。孩子能力的增长,也让他急于向别人表现:“我已经长大了,我能行。” 第二、为什么我不能         父母平时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自己也要以身作则。比如要求孩子不能多看电视,家长也不要一坐到电视前就是几个小时。如果家长本身就存在这样的缺点或做法,在教育孩子时,自然会遭到反抗和顶撞。家长只有积极地改正这些缺点,才能让孩子认可并接纳家长提出的要求。 第三、试探家长的底线         孩子通过这种语言上和行动上的反抗,来测试大人的耐心,他想知道大人对他的顶撞和反抗会有什么反应,同时也告诉大人:“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家长在遇到孩子这种试探底线式的顶撞和反抗时,一定要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允许或不允许都要彻底地执行。除了危险和违背原则的事不能让孩子做主以外,在其他事情上还是要给孩子多一些权利,让他能够按自己的意愿来做。 第四、想受到关注         孩子可能知道,要是乖乖地把玩具收拾好拿到房间去,爸爸就会一直和亲戚在客厅里谈话,就不会陪伴他了。而此时,他只需要顶嘴,爸爸的全部注意力就会集中到他的身上。如果家长常常陪伴孩子,常带孩子参加各种亲子活动,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重视。 第五、我在表达自己的观点     … Read more#8 面对叛逆期的孩子怎么办

#7 给学生的评语

赞赏式 我忍不住想多看两遍,真好! 写得真棒!最近学得很棒! 喜欢你深刻的见解,喜欢你爱思考! 祝贺你每次作业都完成得这么好! 最近很好,就这样做下去,加油! 喜欢你的认真劲儿! 你努力,你收获,你勤奋,你成功! 我发现你又进步了,真棒! 今天我太高兴了,因为看到你的这篇作文。 喜欢你的语言,朴素而饱含哲理,我会推荐给大家! 肯定式 这一次做得不错,再努力些就会更棒! 孩子,你在努力!我能感觉到! 这就是耕耘后的收获! 这段时间学习状态很好! 有进步啦! 孩子,我喜欢你的进步,为你高兴! 字迹美观,页面整洁! 这么端正的作业,一定下了很大功夫。 作业挺多,你还能写得这么好,这就叫坚持! 我知道你昨天生病了,没想到作业还能做这么好! 激励式 加油!超过别人! 放飞梦想,突破渴望! 让大伙儿看到更出色的你! 相信你能做得更好! 别人能做到,你也能! 希望你更专注些,再把目标定得高些! 你很认真,继续努力吧!你会做得更好! 下次要拿第一哦! 一切皆有可能,你的努力也一定能收获成功! 老师相信你,你也要相信自己,能写得更好! 说理式 失败乃成功之母,别泄气!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对自己的要求有多高,就能达到多高的水平! 你的汗水不会白流,你的努力也不会白费! 别人能做到的,你也能! 不要辜负老师和家长对你的希望啊! 你是全班同学的榜样,你觉得该怎么做? 作业是巩固知识的必要途径,必须用心完成! 从容面对失败,就有超越自己的底气! 孩子,懂得珍惜就会拥有! 总结式 你的文章告诉我,用眼睛和心灵发现世界,我们就仿佛比别人多活了很多年。 读史可以明智,你写得好! 世界很小,而人的心却很大很大,今天我又学会了一句。 写得多好啊,一颗“花生心”, 一颗谦恭的心! 驳论,有助思维,你做得好! 勤奋地学习,获得成功,你做到了,我很高兴! 是的,有时,一首歌也能给人很大的启迪。 人性的真善美! 写得好,你是这样做的吗》做一只鹰。 … Read more#7 给学生的评语

#6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习惯就好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绳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试想想,如果绳索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缠好,即使你再缠上100道绳索,也只能越缠越歪。因此,要先打好基础,注重第一次或前几次良好行为出现后的鼓励和强化,以及不良行为出现的教育与矫正。这样,在每天缠上新的“绳索”的时候,习惯会变得牢不可破。那么,我们该如果让孩子正确的培养好习惯? 第一、让孩子理清他想要建立的好习惯是什么? 让孩子坚持这个习惯21天。 第二、让孩子列出养成好习惯后可以从哪些方面获益。 例如, 运动之后,孩子可以变得更健康。让孩子清楚地了解到培养的好习惯所带来的好处。 第三、告诉孩子养成好习惯要全力以赴。 如果孩子真的想要改变,那他就得全力以赴。失败了一次,绝不能气馁,也不要责怪自己。因为很可能是客观的原因,并不是他的过错。 第四、给孩子设定目标及奖励方式。 给孩子设定目标,以及达到目标后给自己的奖励方式。 让孩子把目标写下来,贴在自己目光所及之处,例如他的卧室、书桌、客厅甚至是卫生间里也可以贴一下。一旦达到了一个目标,带孩子去看场电影或吃顿披萨,奖励他一下。这样的话,他就不会轻易放弃了。 第五、孩子开始的阶段要慢,循序渐进。 比如孩子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健康,动作更敏捷,那么一开始要进行短时间、低强度的训练。等身体适应之后,再逐渐增加难度,延长训练时间。 第六、一开始不要太注重成果。 注重孩子的持久性,一开始不要太注重成果。 例如,孩子的目标是每天背20个生字,那么他可以从每天背5个生字,持续背一个月开始,而不是每天背20个,然后只做了两天就结束了。一旦每天背5个生字养成了习惯,他就可以逐渐增加每次背的生字数量。 第七、父母的监督与鼓励。 父母的鼓励、安抚及监督是极为重要的,这能让孩子坚持下去。 第八、学会克制自己。 习惯养成期过去之后,孩子仍需要学会克制自己,让自己永远彻底摆脱原来的坏习惯。 孩子的习惯是应该让自己收益终身的,而不是等过了三星期的习惯养成期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坏习惯,前功尽弃。 第九、持久的动力和坚定的决心。 养成一个好习惯,意味着孩子要改变自己保持了很久的生活方式,这通常需要持久的动力和坚定的决心。 每个星期检查孩子是否动力不足,再重新鼓励他,这样每年将有52次鼓舞孩子养成好习惯的的机会。       好习惯和坏习惯均是如此,都是在不断的重复中慢慢形成的。一项看似简单的行动,如孩子能坚持重复21天以上,它就会形成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习惯;如果能坚持重复365天以上,他想回到从前都很困难。这样看来,改掉不良的旧习惯,养成好习惯,也就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困难了。所以只要开始行动,并一天一天地坚持下去,孩子们一定会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不要疑惑,马上开始培养好习惯吧! Written by Katherine Sim

#1 Start to know us

What is “laoshidehua”? “laoshidehua” is Chinese PinYin “lǎo shī de huà” from Chinese word 老师的话. 老师 = teacher(s) 的 = ‘s 话 = words/speech/speak/say 「老师的话」 means ‘Teachers Say” Why “laoshidehua”?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 are they have life experience; they have deep knowledge; they have passion and desire to share with others. So, here is a … Read more#1 Start to kn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