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就好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绳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试想想,如果绳索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缠好,即使你再缠上100道绳索,也只能越缠越歪。因此,要先打好基础,注重第一次或前几次良好行为出现后的鼓励和强化,以及不良行为出现的教育与矫正。这样,在每天缠上新的“绳索”的时候,习惯会变得牢不可破。那么,我们该如果让孩子正确的培养好习惯?
第一、让孩子理清他想要建立的好习惯是什么?
让孩子坚持这个习惯21天。
第二、让孩子列出养成好习惯后可以从哪些方面获益。
例如, 运动之后,孩子可以变得更健康。让孩子清楚地了解到培养的好习惯所带来的好处。
第三、告诉孩子养成好习惯要全力以赴。
如果孩子真的想要改变,那他就得全力以赴。失败了一次,绝不能气馁,也不要责怪自己。因为很可能是客观的原因,并不是他的过错。
第四、给孩子设定目标及奖励方式。
给孩子设定目标,以及达到目标后给自己的奖励方式。
让孩子把目标写下来,贴在自己目光所及之处,例如他的卧室、书桌、客厅甚至是卫生间里也可以贴一下。一旦达到了一个目标,带孩子去看场电影或吃顿披萨,奖励他一下。这样的话,他就不会轻易放弃了。
第五、孩子开始的阶段要慢,循序渐进。
比如孩子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健康,动作更敏捷,那么一开始要进行短时间、低强度的训练。等身体适应之后,再逐渐增加难度,延长训练时间。
第六、一开始不要太注重成果。
注重孩子的持久性,一开始不要太注重成果。
例如,孩子的目标是每天背20个生字,那么他可以从每天背5个生字,持续背一个月开始,而不是每天背20个,然后只做了两天就结束了。一旦每天背5个生字养成了习惯,他就可以逐渐增加每次背的生字数量。
第七、父母的监督与鼓励。
父母的鼓励、安抚及监督是极为重要的,这能让孩子坚持下去。
第八、学会克制自己。
习惯养成期过去之后,孩子仍需要学会克制自己,让自己永远彻底摆脱原来的坏习惯。
孩子的习惯是应该让自己收益终身的,而不是等过了三星期的习惯养成期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坏习惯,前功尽弃。
第九、持久的动力和坚定的决心。
养成一个好习惯,意味着孩子要改变自己保持了很久的生活方式,这通常需要持久的动力和坚定的决心。
每个星期检查孩子是否动力不足,再重新鼓励他,这样每年将有52次鼓舞孩子养成好习惯的的机会。
好习惯和坏习惯均是如此,都是在不断的重复中慢慢形成的。一项看似简单的行动,如孩子能坚持重复21天以上,它就会形成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习惯;如果能坚持重复365天以上,他想回到从前都很困难。这样看来,改掉不良的旧习惯,养成好习惯,也就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困难了。所以只要开始行动,并一天一天地坚持下去,孩子们一定会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不要疑惑,马上开始培养好习惯吧!
Written by
Katherine Sim